2016年8月24日至28日,希腊文化基金会作为希腊展商参加了2016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希腊展台展出了种类丰富的希腊文图书,包括文学、建筑、艺术、历史和旅游等门类,受到中国观众的热切关注。
26日下午,希腊文化基金会和希腊使馆主办了图书博览会期间的主题活动“佐尔巴斯在中国:尼科斯·卡赞扎基斯的翻译”,邀请了资深希腊语翻译李成贵先生,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希腊研究中心的阙建容女士进行演讲。在希腊使馆文化参赞Fotiadou女士的简短介绍后,阙建容女士首先以“我们为什么阅读卡赞扎基斯”为题,介绍了现代希腊作家尼科斯·卡赞扎基斯的生平及作品特色。接着,李成贵先生用充满激情地语言讲述了他翻译卡赞扎基斯的经历以及他对作家的理解。演讲的最后,李成贵先生和观众们就卡赞扎基斯的语言特点、希腊文学所继承的传统进行了讨论。

李成贵先生是资深希腊语翻译,曾担任过邓小平等重要国家领导人的翻译。从70年代阅读到卡赞扎基斯的作品开始,他就为这位伟大的希腊作家所倾倒,翻译了他的大量作品,例如《佐尔巴斯》(2006)、《中国纪行》(2007)、“悲剧三种”等等,另外还有一些文学译作,如《和十二神跳华尔兹》(2013)、《苏格拉底》(2014)等。他认为卡赞扎基斯于希腊就等同于鲁迅于中国,因此他积极促成了绍兴鲁迅纪念馆与希腊克里特的卡赞扎基斯纪念馆结成友好关系。卡赞扎基斯像鲁迅一样,倡导用民间语(类似于中国的白话文)写作,也像鲁迅一样书写了本国的经典形象:佐尔巴斯。在卡赞扎基斯的笔下,佐尔巴斯是个嗜酒好色、不好好工作还乱花钱的老人,但是他很有智慧,对生活充满热爱与同情。他告诉年轻的卡赞扎基斯,要乐于帮助别人,不要问什么,及时行乐,享受生活。他热爱女人,曾在战场杀敌的他看透了以民族主义包裹的战争的邪恶,认为只有不回应女人的爱才会下地狱,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李成贵先生认为,卡赞扎基斯能够在那时候写出这样的角色和作品是非常伟大的。不仅如此,他在《中国纪行》中对中国的观察也非常独到,例如他把中国人比喻成蚕,整日工作、吃,最后却能生产出美丽的丝,最终化身为蛾自由飞走。在1935年,卡赞扎基斯就认定,世界的未来在东方、在中国。翻译卡赞扎基斯并不容易,他的语言非常优美、充满诗意,又包含哲思,因为他不仅是个诗人、作家,更是一个哲人。他所有的这些作品都是在探索“人是什么”,“生活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像希腊人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妈妈,你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Μάνα, γιατί με γέννησε;),他一直在探索生命的意义。他认为生命的意义是自由,如他的墓志铭所说“我一无所求,我一无所惧,我是自由的”。那么,人能够做到无所求、无所惧、最终自由吗?李成贵先生认为,人是做不到的。只有躺入坟墓,才是自由的。

阙建容女士以中国读者的身份介绍了尼科斯·卡赞扎基斯的生平和作品。她认为卡赞扎基斯是一位特别值得阅读的现代希腊作家,他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希腊人崇尚自由、热情豁达的民族性格,也透露了十九世纪以来希腊知识分子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挣扎与探索。他用博大的胸怀去审视个人、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苦难,既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又洋溢着对理性和崇高的追求。他的关于奋斗的人生信条将会启发每一位普通读者如何在挣扎和迷茫中寻找生命的意义。除此以外,与中国颇有渊源的卡赞扎基斯还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观察与理解,将会为中国读者带来惊奇有趣的阅读体验。
2017年将是卡赞扎基斯逝世六十周年,阙建容女士呼吁中国读者用阅读来纪念这一位现代希腊作家,一个从远古走来的希腊人,一个诗人、哲人和斗士,去触摸他用文字铸成的强健而敏感的肉体,去聆听他所传承的丰富而崇高的精神。